零食很忙忙了些什么?食品安全投诉量领跑同行
文丨张康康 编辑丨百进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3000字)
“买的锅巴吃出(塑料)异物。昨天公众号投诉后今天厂家联系电话说制作的时候是不小心掉进去的,但是只能赔100,我希望按照食品安全法赔偿,不足1000按照1000赔付。对方说因为没有对我造成实际损失,没办法按照食品安全法赔。”2023年12月27日,一位用户投诉零食很忙。
该案例已是2023年12月黑猫投诉平台上零食很忙遭遇的第十起投诉,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的就有7起,分别为德亨牌鸡腿大面积霉变、黄桃罐头里出现虫子、山楂汉堡里嚼出像骨头一样的硬物……,等等。
在此之前,各类零食里还分别被投诉出现了竹签、活蟑螂、老鼠屎等等异物,甚至还出现了火腿肠撕开包装后有黏液喷出……等状况。
驶上规模扩张快车道的“零食很忙”,终究还是没能绕过食品安全的南墙:因品质控制能力建设跟不上规模扩张的速度而屡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
零食很忙2017年起步于湖南长沙,短短6年间便发展成了中国首个门店超过4000家的量贩式零食连锁品牌。2021年开始全国布局,2022年便新增1200多家门店,2023年前10个月又新增门店2000家,覆盖了湖南、湖北、江西、云南、贵州、河南、两广、川渝等十余个省区市的所有省会、地级市和大部分县城及乡镇。
与规模突飞猛进同步的是,零食很忙遭遇的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投诉数量与日俱增。正经社通过查看黑猫投诉平台上的数据发现,截至2023年12月,针对零食很忙的投诉量已超过220起,而2023年的投诉量就达144起,直指食品安全问题的则超过九成。
零食很忙很早就建立起了一套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但规模扩张速度太快,远远超出了品控能力提升的速度,加上它独特的营利模式,最终还是没能避免食品连锁商超最难控制的食品安全问题。
1
零食渠道,曾经被大型商超牢牢掌控,但是最近几年,传统商超的疲软给了量贩式零食超市巨大的发展空间。
以零食很忙、爱零食、好想来、赵一鸣食品为代表的零食连锁企业凭借品类丰富、性价比高的特点,加快切分流量,迅速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正经社分析师发现,零食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又对资本和厂商构成了强大的吸引力。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休闲食品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从2010年到2022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从4100亿元持续增长到了11654亿元,预计2027年可达12378亿元。
另有专业分析机构预测,目前过万亿的零食市场规模中,量贩式零食连锁企业的占比还不足3%,未来有望享受零食市场规模增长和渠道占比的双重红利。所以,大概从2021年起,各路资本加大了对量贩式零食连锁企业的布局力度。
那一年4月,零食很忙从红杉中国、高榕基金、启承资本和明月资本那里拿到2.4亿元A轮融资,启动了全国化布局、品牌信息化建设和品牌化营销。
从2017年到2021年5月,零食很忙的门店分布主要限于湖南,门店数共有450多家。
但从2022年起,零食很忙以招募加盟商的形式开启了高速扩张模式:2022年,新增门店1200家,门店总数超过2000家;2023年上半年,新增门店1000家;2023年10月11日,宣布门店数量再新增1000家,总数超过4000家。如果加上2023年11月并入的赵一鸣食品的2500多家门店,零食很忙控制的门店数量已超过6500家。
每个月新开门店250家是什么概念?
只需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就可以看出零食很忙的扩张速度究竟有多凶猛。
良品铺子从2011年开放加盟,到2022年年末加盟店数量才达到2228家。
零食有鸣拥有门店2000多家,2023年每月新增门店100家。
整合了来优品、好想来、吖嘀吖嘀、陆小馋四大品牌的万辰集团旗下“好想来品牌零食”,2023年1月至8月新开门店2000多家,超过了过去4个品牌10年开店数量的总和。
唯一可以和零食很忙媲美的是刚刚与零食很忙完成联姻的赵一鸣零食:2023年前10个月,以每月新开门店200家的速度扩张。
品控能力还没跟上
对于加盟模式所蕴含的品控风险,零食很忙当然是清楚的。所以,开放加盟不久,零食很忙便正式推出了一套产品质量控制体系。
零食很忙开放加盟之初,控制产品质量的办法很简单:找全国最顶尖的供应商。
但是,加盟门店的迅速增加显然需要更严密、更正式的品控体系。
2023年年初,零食很忙开始对外高调宣传它的产品质量控制政策:
(1)厂商审核标准和流程:只与品类前三的实力厂商合作、实行“五道审查”、推出40多项评分标准等,确保优质厂商入选。
(2)产品从出厂到进入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三道关卡”检验,分别是厂家质检、中国最权威的检测机构——中检集团第三方质检,以及零食很忙自主品控实验室抽检,产品所有质检合格才能上架。
(3)实施“全民质检计划”。
(4)调动门店自查积极性。
(5)自研“食品安全公示系统”,消费者通过扫码,就可以了解相应零食的生产厂商、企业实力、资质证书、生产实景等信息,实现全链条数字化的可视、可控、可追溯。
2023年11月,零食很忙又正式对外宣布把厂商审核、产品质检的“五审三检”制度升级为“六审六检”。
“六审”包括厂家资质审查、初步视频审厂、团队实地审厂、产品合规审核、日常远程审查、全面食安审核;“六检”则包括上新前第三方送检、出厂前厂家批次质检、入仓前品控入仓质检、在库中自主实验室抽检、上架前门店全民质检,以及售卖中门店督导巡店质检。
正经社分析师认为,更规范、更严密的品控体系,意味着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的投入,特别是仓储和物流系统的建设。
不过,零食很忙的品控能力建设显然被一日七店的规模扩张远远甩到了后面,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2023年前10个月,零食很忙的门店增加了一倍,同期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零食很忙食品安全的投诉量正好增加了一倍多。
“白牌”拖了后腿
“品牌引流,白牌赚钱”的营销策略又进一步加大了零食很忙品控的难度。
零食很忙2023年4月7日正式发布了全新的广告语:“好零食很便宜,买零食就来零食很忙。”
该广告语准确概括了零食很忙一直以来的营销策略:以低价取胜。
普通便利店卖2至3元一瓶的农夫山泉矿泉水,零食很忙只卖1.2元。
3条43克装的德芙巧克力,普通的连锁超市要卖23.1元,零食很忙仅卖17.7元。
乐事薯片市场价格为3.5元,零食很忙仅卖2.9元。
500毫升的可乐市场价格为3.5元,零食很忙仅卖2.4元。
还有曲奇、费列罗、奥利奥等常见的零食,零食很忙的售价都要比市场价格低20%至30%。
但是,各种社交平台上我们又可以经常看到吐槽零食很忙“假便宜”的帖子:“越来越贵”“只有我觉得很贵吗?”“只有门口的矿泉水是真便宜”……
实际上,零食很忙的商品分为3类:门口的农夫山泉、可口可乐、德芙巧克力、乐事薯片等“很便宜”的产品是用来引流的知名品牌,约占全店品类的20%左右,毛利率仅为10%至15% ,基本不赚钱;
第二类是经销商品牌、厂家直供的产品;
第三类是自贴牌产品。
后面两类是店内散装称重的产品,利润高达30%至50%,是利润的主要来源。
零食很忙宣称只与品类前三的厂商合作的“很便宜”的“好零食”,事实上主要是约占店内品类20%的知名品牌,余下的约80%的“白牌”是不是品类前三的厂商提供的,就很难保证了。
正经社分析师发现,更重要的是,零食很忙凭借庞大的采购量,掌握了议价权,倒逼生产厂商压低生产成本,从而给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
通过简单的横向对比,大致可以看出“白牌”对零食很忙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有多大。
截至2023年12月,零食很忙拥有门店4000多家,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零食很忙的投诉量为222起,而且超九成跟食品安全有关。
而拥有3900多家门店,主要销售进口食品、糖果和饼干等零食的爱零食同期投诉量只有77起。
同样主打性价比但主要销售品牌零食的好想来品牌零食拥有3700多家门店,同期黑猫投诉量只有22起。只卖自家产品的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的投诉量更低。
零食很忙高出的100多起投诉量,主要是“白牌”贡献的。
零食很忙经过两年的狂飙突进,已经成为中国零食赛道的领跑者,现在是不是该慢下来,做做休整再出发?【《正经社》出品】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正经社是有影响力的财经智库型资讯服务平台,
以理性、负责、严谨、务实的态度,
以国际化的视野和专业化的能力,
通过专业的数据研究、商业剖析,
发现公司价值,解读财经大势,警示投资风险。
正经网以深具洞见的原创财经资讯为主,
服务产品主要有城市营销、品牌营销、政企宣传等三大类,
可提供专题研究、内容原创、品牌服务与商业策划等优质服务。
欢迎关注新商悟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新商悟微信公众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