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发声,剑指基金公司“旱涝保收”乱象

 

郭小兴  编辑杜海  

来源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1100字)

 

“改革突出强化公募基金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将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通过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

5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说道。

根据吴清介绍,证监会将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具体而言,这一回的公募基金改革,可以划出四大重点

一是突出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重点是改革基金运营模式,督促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优化主动权益基金收费模式,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通过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现象,同时把“业绩是不是跑赢了基准”“投资者盈亏情况”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切身利益指标,纳入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考核体系,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提高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用奖金跟投自己产品的比例要求,并且适度延长锁定期,让关键少数与投资者利益更为一致。

二是突出增强基金投资行为的稳定性针对基金风格漂移、“货不对板”等问题,要求每只基金产品设定清晰的业绩比较基准,作为衡量产品真实业绩的尺子,避免产品投资行为偏离它的名称和定位,尽量确保投资者“所见即所得”。

围绕锻造长期投资的长板,建立健全监管部门自律组织、评价机构、公司自身等全方位的激励约束机制,督导基金公司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明确三年以上的考核权重不低于80%,减少基金经理“追涨杀跌”现象,提高产品长期收益。

三是突出提升服务投资者的能力。具体而言,引导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优化投资研究、产品设计、风险管理等资源的配置,更好为投资者服务;抓紧出台公募基金投资顾问管理规定,促进规范发展,为投资者提供合适的资产配置组合;加快推出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便利各类机构投资者参与基金投资。

四是突出发展壮大权益类基金的工作导向。下一步,证监会将加强监管引导,优化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的分类评价机制,促进加大权益类基金发行销售力度,积极推动产品创新,持续丰富符合国家发展导向、更有利于为投资者创造长期收益的指数基金和主动型的基金。【《正经社》出品】

参考阅读

2023年8月以来,资深评论员曹甲清撰写的系列文章中,反复强调的重要一点,即是:

以往那种基金无论盈亏,管理费用之类却可以照收不误,还收得心安理得心宽体胖的相关规定,实质上造成了极端的不公平,是对投资者的极度不负责任,也在实质上鼓励了一些基金经理沦落为烂仔,充当接盘侠、进行利益输送等恶劣行为,必须也是时候得扫进垃圾堆里了……

1. 《抓准核心点,我大A,当然还有救丨正经深度

2. 《关于改变A股生态的个人建言

3. 《关于减除投资者后顾之忧的思考:害怕的何以是散户,而不是违法者?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申请转载、对稿件有异议或投诉,欢迎联系微信号fxyayaya

 

 

 

 

创建时间:2025-05-08 09:21
首页标题    金融    吴清发声,剑指基金公司“旱涝保收”乱象